中共建政70年:说文解字之“休息” | 文化经纬 | DW | 21.09.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中共建政70年:说文解字之“休息”

上车睡觉,停车拍照:这只是中国人抓紧一切时间和空间休息的知名例子之一。而德国之声记者、汉学家Sabine Peschel自己也曾亲自体验过中国人的午休本领,那是多年前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

Briefmarken aus China

看完本文,就知道这个信封背后的故事

(德国之声中文网)不久前的一个午后,在柏林一家人气颇旺的咖啡馆,我的邻座有一群国籍不同的客人。他们是6个人,其中或许有艺术家和圈内人,反正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到了"艺术"和"绘画"。他(她)们在讲英语,话比较多的是一个高身材、双手都戴着粗大银戒指的欧洲男子,我猜可能是保加利亚人或匈牙利人。但凭我的感觉,他们当中的"老资格"却是一个亚洲男子。他大概35岁上下,长发齐肩,穿着黑色大衣,头戴一顶宽沿的皮质帽子。或许是位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反正他是唯一一直没有开腔的人,可当他向外走准备去抽烟的时候,所有人却都以询问的目光看着他。而等到他回来坐下后,兴致盎然的谈话又继续下去。杯盘刀叉不时发出碰撞声,可这位沉默的客人却闭上眼睛,打起瞌睡来。现在,我可以断定--他是个中国人。

中国人有着在最难以想象的情况下"休息"片刻的能力,对此我一直十分钦佩。在西班牙语世界,人们有一个专门的词"Siesta"(午休),而在中国,人们需要"休息"。有什么不同吗?西班牙人在午后,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作长长的午休。而中国人随时随地都能睡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艰辛的,谁能见缝插针地睡上半个小时,哪怕是在公交车或地铁里,在建筑工地上或在餐馆里,就能为自己赢得一份精力。

在我看来,"休息"验证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特性:超级务实。没有这个本领,在这个国家什么都玩不转,而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一切似乎总能运转起来。

当然,中国人这种已成为根深蒂固习惯、难以压抑的午睡需求,常常也会令人疑惑不解:旅游大巴穿行在从月亮湖(Mondsee,位于奥地利)到达赫施泰恩山脉(Dachsteingebirge)的阿尔卑斯山间公路上。这里有欧洲最美的风光,可车上的中国游客悉数沉沉睡去,只有一个人还醒着--司机。

我经历过的最有意思的休息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在我第一次到中国南方旅行时,到邮局去寄一个小包裹。我母亲过生日,我给她买了一块作裙子用的丝绸。包裹称了重量,邮费只要几块钱。当时,中国有非常美丽的成套的邮票,我请求邮局柜台的女士卖给我面值尽可能小的邮票。她不太情愿地给了我几十张小额票,不断在算盘上拨弄算珠。弄了好一会儿,我才 用蘸满浆糊的小毛刷把邮票一张张贴到了牛皮纸上。当我把贴满爱心邮票的包裹递给邮局的女士后,她把包裹再次放到了秤上,告诉我,现在包裹变重了,跟刚才不是一个价格,贵了很多。还有:现在是午休时间,窗口立即关闭。话音未落,她的头就沉到了臂弯里。

我只好去找地方吃午饭。当我一小时后回到邮局时,柜台后的女职员已经抬起头,浆糊也干透了。包裹的重量又回到了原来的价格档,踏上前往了德国的旅途。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