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重塑香港的城市精神 | 媒体看中国 | DW | 25.09.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重塑香港的城市精神

《新苏黎世报》认为,年轻一代香港人已经不再将物质富足视为幸福的唯一标准,这才是精神层面上的真正革命。《南德意志报》则指出,无法预装谷歌应用程序的华为手机,将遏制这家中国电信设备巨头的全球拓张步伐。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新苏黎世报》刊登了一篇由德国哲学家、汉学家Ole Döring撰写的客席评论。文章以"佩戴面罩的希望"为题,指出佩戴全副装备的年轻香港示威者,正在重塑这座城市的精神。

DW.COM

"如果他们不佩戴面罩的话,社会就不会重视他们。他们就是古典悲剧中的合唱,只有当他们不再全面沉默,而是断断续续地发出命运的呼号时,才能产生最强烈的效果。香港事件,关乎的并不是抽象的体制问题,而是非常具体的尊严与信任。领导层的傲慢,不禁让人想起了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她在饥荒之年听大臣报告说,民众没有面包,正在挨饿,结果她却回应说'他们应该去吃甜点'。后来,玛丽王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在香港街头的戏码也相似: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她不清楚这些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事实上,这些年轻人除了未来也真的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他们对特区政府的能力、对特区政府维护香港最严与公正的意愿失去了信心。"

"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不同,这些年轻人最重视的不是工作和富足,而是美好的生活。以前,美好生活通常被认为就是享乐、就是消费。而现在,美好生活也包含了许多道德含义。对于哪些习惯了牺牲个人自由换取经济改善的老一辈香港人而言,年轻示威者恰恰在毁掉自己的未来。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富足只是通往幸福的手段之一;而如果没有幸福,再多的财富也没有意义。近年来,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越发成型。风靡全球的'星期五气候罢课'运动,其内核的精神同样也扎根在香港。"

"几个月来,香港正在经历首场政治上的可持续青年运动。支持社会改革、政治改革诉求的,是跨越年龄的大部分民众。如果这场危机只是被解读为'反华运动',那么这一切都会受到威胁。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虽然异常显眼,大家却对它视而不见,而香港则希望自己能够更受重视。香港希望自己不再是一个副手,而是能够获得自主发展的政治生态空间。跨越阶层、跨越界限的团结,给了我们以希望的理由。"

Pressekonferenz Huawei Mate 30 | 30 Pro

华为Mate30手机9月19日在慕尼黑对外发布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报》则以"核心问题"为题,刊文指出,由于特朗普的政策,华为最新推出的Mate30手机不得不放弃重要的谷歌应用程序;这部预计今年内在欧洲上市的手机,有可能昭示着华为全球拓张步伐的放缓。

"尽管华为方面表示,新手机包含了许多创新,但是欧洲用户是否对这样一部手机感兴趣?这依然存疑。最新的安卓应用程序尽管也能在华为版安卓上安卓,但是这将比用户所习惯的要复杂得多。华为自己的应用商店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吸引到足够的应用开发者,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无法和谷歌应用商店相提并论。"

"就在9月初,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柏林的展会上承认,用户很可能会懒得去手动安装(原本预装的)相关应用程序。美国的禁令,可能很快就会影响华为的全球销量。过去几年,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今年第一季度还击败了苹果,成为了销量第二大的手机厂商。但是,中期而言,如果华为在欧洲因为缺乏预装谷歌应用而丧失新用户,它就无法持续这一发展态势。"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