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岸諜報戰 :台灣首宗「陸生共諜」案

2018年9月19日

兩岸開放並全面交流後,中國和台灣都有大量學子赴對岸求學。雙方一直都有吸收學生做諜報的傳聞。兩岸間諜消息從來都不少,是真有其事還是心理戰呢?

https://p.dw.com/p/357pw
China Symbolbild Spionage
有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大動作報導台灣間諜活動是因為台灣和美國走太近。圖片來源: Colourbox/O. Mach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官媒央視《焦點訪談》上週末播出「危情諜影」專題報導,講述台灣間諜利用美色、金錢和友誼蠱惑中國留台學生,以取得機密資料。播出後引起兩岸熱烈討論。在台灣最近有哪些被指為中國間諜的人呢?

第一位遭起訴的中國學生:周泓旭案

周泓旭今年31歲,來自遼寧本溪,中國浙江大學畢業後,進入台灣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就讀,2016年7月31日畢業後返台經商。2017年3月,他涉嫌策動中華民國外交部官員交付情資被舉報,後依《國家安全法》被台灣當局逮捕,收押禁見,被指為「共諜」。

根據台北地方檢察署的資料,調查局從周泓旭的隨身硬碟中復原刪除資料,找到多個文件擋案,包括「我系統開展台灣統派工作的做法體會」、「星火T計劃」、「燎原計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星火T計劃。該案除了周泓旭,還涉及台灣新黨青年王炳忠、侯漢廷與林明正。

王炳忠是台灣小黨「新黨」的青年委員會主席,曾經破音大唱《中華民國頌》出名。侯漢廷也是新黨成員,在臉書上有55萬粉絲,在Youtube開頻道「鬼島的那些事」,其中一集《頭文字DPP》在諷刺民進黨政府,獲80萬贊。時常出入兩岸政論節目,並且即將在北投士林區參選台北市議員。

根據台北地檢署資料,2014年起,周泓旭陸續結識王、侯、林三人,並且在國台辦政黨局官員指示之下,成立「新中華兒女學會4人小組」,在台灣發展組織。周擔任與國台辦政黨局以及上海市對外辦公室對台灣聯絡與監督的窗口,並把資金交由王炳忠統籌運用。資料中對所發展組織、舉辦活動、地下錢莊換幣等細節都詳細描述。在台北以頭期款330萬台幣購屋,成立「燎原新聞網」網路媒體,雇員十名以上。台大政治所二年級的侯漢廷則在台灣第一學府「台灣大學」成立「台大中華復興社」,舉辦活動、講座。在台北市以精品買賣為名行地下換匯,在長達7年的時間當中,經手新台幣35億4875萬,犯罪所得新台幣6369萬4033元。

2017年12月,新黨幹部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和陳斯俊4人因涉及「周泓旭案」和違反《國家安全法》被搜索並帶往偵訊。2018年4月,王炳忠等人轉列被告,被限制出境、出海及住居後請回。6月13日,全案偵結,王炳忠和其父王進步、林明正、侯漢廷被指違反《國安法》,依「共諜罪」起訴,並持續限制出境和出海。並查扣犯罪所得新台幣1525萬,建請法院沒收。

China Symbolbild Hacker
兩岸以「台諜」和「共諜」稱對方從事秘密工作的軍情人員,提醒民眾小心間諜就在身邊。圖片來源: Colourbox/B. Korber

星火T計畫

根據台灣檢方的資料,周泓旭在 2014年王炳忠、林明正和侯漢廷。當年12月起就接受國臺辦指示擔任聯繫窗口,並利用和參與王等三人運作的「燎原新聞網」和「新中華兒女學會」,並執行「星火 T 計劃」。「星火 T 計劃」中,周提供所需資金,定期彙報工作成果。周泓旭將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等三人化名為1、2、3號,藉著他們試圖結識台灣軍方人員並拓展人脈和深化交往以獲取情資。這個計劃積極接觸現退役軍人,瞭解台灣軍人的位階、軍職、照片、思想資料提供給中國情治單位。另外,針對青年學生中認同統一思想者,鼓勵報考軍校。

台灣檢方從周泓旭擬定的計畫書發現,在發展組織人脈上,只要經小組核心成員兩人以上查證確認,即替「客戶」建檔,加臉書好友並成員組員粉絲,可獲得3000元。其他包括交談議題、見面聊天和接受上級機關指導,可獲得5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獎金獎勵。這些細節受到台灣媒體的廣泛報導。

兩岸諜影重重

針對近日報導和相關案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說,兩岸前景不明,「沒有諜報戰才令人意外」。他表示,歷史不能切割看待,面對央視如此大動作,臺灣應當思考此與「周泓旭案」、「李明哲案」以及《惠台31條》這些前因有何關係?再想辦法判斷究竟其宣傳對像是對內教育還是對臺叫陣?

針對諜報中接觸學生「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張競說:「大陸最有可能在日後成為黨政要員的優秀學生,恐怕是就讀於北大清華,要不然就是在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恐怕在台灣吸收陸生,將來就算花上洪荒之力,能夠擠進中央委員會機率極低。」他還表示,臺灣對於陸生多項待遇都不盡理想,產生諸多抱怨與負面觀感,對情報佈建是負面阻力。

對比中國官媒央視大動作播出新聞節目「台灣諜報」,張競則提到,台灣一直到60、70年代在台視、中視和華視都還有在播「反共愛國」戲劇。目的都是透過官方媒體對內做宣傳。張競提到,不過當時媒體傳播不如現在的發達。他說:「現在兩岸資訊因為網路幾乎沒有隔閡,新聞報導沒有國界之分。」針對有關訊息應該要去問新聞來源、受眾、內容、傳播管道和希望達到的效果等。

USS Curtis Wilbur
兩岸諜報都顯示雙方的軍官因為可能握有軍事第一手消息成為間諜鎖定的對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F. J. Brown

夏立民/羅法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