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史丹佛大學177名學者聯名要求美司法部停止執行「中國行動計劃」

2021年9月13日

美國史丹佛大學177名學者、教授聯名向美國司法部發出公開信,要求停止在美國大學內搜查中國間諜。這封公開信指出,川普任期內美國司法部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引發了人們對種族身份背景的擔憂,正在損害美國的研究能力和科技競爭力。

https://p.dw.com/p/40GQR
2018年,時任美國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發起「中國行動計劃」,內容包括對涉嫌從事商業秘密盜竊和經濟間諜活動的公司和個人展開調查並起訴,應對中國海外投資構成的威脅,反制中國的情報活動和惡意海外影響力活動。
2018年,時任美國司法部長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發起「中國行動計劃」,內容包括對涉嫌從事商業秘密盜竊和經濟間諜活動的公司和個人展開調查並起訴,應對中國海外投資構成的威脅,反制中國的情報活動和惡意海外影響力活動。圖片來源: Reuters/A. Kelly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一(9月13日),美國史丹佛大學177名教授、學者聯名簽署一封公開信,要求美國司法部終止執行歧視性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

公開信中指出,「中國行動計劃」導致針對學術界研究人員的調查和起訴顯著增加,但其中大多數案件與智慧財產權盜竊或科學/經濟間諜活動無關。這些調查不成比例地針對華裔研究人員。這一計劃造成的寒蟬效應使得許多學者不願來美或留在美國。

2018年,時任美國司法部長的傑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發起「中國行動計劃」,內容包括對涉嫌從事商業秘密盜竊和經濟間諜活動的公司和個人展開調查並起訴,應對中國海外投資構成的威脅,反制中國的情報活動和惡意海外影響力活動。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評價認為,該計劃執行時卻成為一項針對在美國的亞裔的種族定性政策。

美國司法部發言人霍恩巴克(Wyn Hornbuckle)針對這一指責回應稱,美國政府「致力於打擊(中國)政府破壞美國國家安全和損害經濟活動的非法努力」。但他承認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的威脅正在增加,「我們認真對待對歧視問題的擔憂」。

中方回應稱,「中國行動計劃」對中美關係和美國亞裔群體都造成了損害
中方回應稱,「中國行動計劃」對中美關係和美國亞裔群體都造成了損害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Kyodo News

中國外交部在9月15日就學者聯署一事做出回應。發言人趙立堅稱,該事件再次證明"越來越多美國國內人士都認識到,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實質上就是美國反華勢力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華進行遏制打壓的工具",表示這一計劃對中美關係和美國亞裔群體都造成了損害,加劇了美國國內的種族歧視現象,並敦促美方"停止干擾科技人文等領域的正常交流與合作"。 

由29318名受影響者簽名的請願書

今年4月9日,美國亞裔推進正義協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向白宮遞交了一份由29318名直接受影響者簽名的請願書,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因亞裔的種族而做出歧視性的評判,並終止美國政府的「中國行動計劃」。請願書的聯署者描述了他們如何被美國政府和執法部門針對並成為替罪羊。

這家協會表示,2018年8月,作為美國聯邦機構之一的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以智慧財產權竊取威脅為名向1萬多家機構發函並展開調查,結果導致亞裔美國科學家辭職、被解僱和終止合同。在被調查人員人中,82%是亞裔美國人和亞裔後裔。

今年8月19日,美國20多個亞裔團體聯名致函總統拜登稱,美司法部正在實施的「中國行動計劃」使亞裔移民特別是華裔科學家遭受種族歧視、監視和不當起訴,應予暫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新聞例會上說,「中國行動計劃」先設辦案指標、再查案,「如此罔顧司法正義的做法只會造成冤假錯案」。他指出,「中國行動計劃」,「實質上就是少數反華政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華進行瘋狂遏制打壓的工具」。

"爭取了半個世紀的人才流入,現在就不要了嗎?"

美國司法部公佈過至少27件與「中國行動計劃」相關的案例細節。這些案件有些涉案人員已被定罪,有些案件已經銷案,還有的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上周,美國地方法院宣判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華人教授胡安明無罪。法官指出,檢察官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胡安明有意欺騙提供資金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此前,該案件也被美國司法部列入「中國行動計劃」。

史丹佛大學公開信的召集人邁克爾遜教授(Peter Michelson)說:「我覺得大多數情況下,聯邦調查局通過調查和審訊都只是為了嚇唬人。這麼做對國家利益是有害的。」

美國前能源部長、諾貝爾學獎獲得者、史丹佛大學物理學教授朱棣文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中國行動計劃」非但無助於保障美國在技術和科學方面的優勢,反而有可能損害美國在科學方面的領先地位。他說:「我們爭取了半個世紀的人才流入,現在真的就不要了嗎?」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