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工業界:中國有風險 投資應謹慎

2022年8月11日

德國工業界:中國有風險 投資應謹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對台灣動武成了一個現實的危脅。在歷屆聯邦政府的鼓勵和資助下,德國企業在中國進行了巨大的投資。現在看來,這是否太天真了?

https://p.dw.com/p/4FPlH
Coronavirus in China Changchun Autoproduktion VW FAW Werk
汽車製造是德國在華投資的先行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Zhang Nan

 (德國之聲中文網)鑑於北京對台灣發出的危脅和政治緊張勢態的升級,德國工業界對中國的態度變得謹慎起來。德國聯邦工業協會主席魯斯沃姆(Siegfried Russwurm)認為,與中國"脫鉤"是沒有意義的,但他呼籲企業重視潛在的風險,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給我們上了一課:面對專制國家必須為可能發生的極端情況做更多準備。"這位原西門子高管對德新社表示,"在新的制度競爭的背景下,我們不應該全盤質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不過他認為,就中國而言也應該針對"極端場景"做更多準備。"我們知道目前(德國)對台灣的半導體產品、對中國的稀土的嚴重依賴,因此必須提高我們的應對抗壓能力。"

據德國聯邦銀行的數字,截至2020年底,德國企業在中國累計投資900億歐元。多年來德國政府一直大力支持本國企業在華投資。1975年,作為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政界高層人士,當時的反對黨基社盟(CSU)領導人施特勞斯(Franz Josef Strauß)曾說,不能用西方民主國家的標準來衡量中國。

Deutschland Franz Josef Strauß letzter Auftritt beim Aschermittwoch
長年任基社盟主席的施特勞斯是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政界高層代表(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ugenklick/firo Sportphoto

已故的社民黨籍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則認為,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統一"是大勢所趨,儘管大多數台灣民眾拒絕這一選項。梅克爾在任期間,建立了德中政府間磋商機制。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巴爾馳(Bernhard Bartsch)指出,如今看來,德國的很多對華政策是過於天真的。"如今的中國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中國與西方處於根本性的制度對抗,並將經濟實力作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在梅克爾執政後期,德國政策的轉變過於緩慢。他說,以往的政策讓德國經濟極大獲益,但也造成了極大依賴。

對手、風險

過去數年,美中關係緊張,德國和歐盟試圖置身局外。2017年梅克爾稱德中之間是"戰略夥伴關係";2019年歐盟委員會在一份戰略文件中儘管將中國稱為"制度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合作夥伴"。然而隨著中國日益高調以戰爭危脅台灣,歐洲國家不得不清晰地表明立場。

 

"中國領導層正在改變台灣問題的現狀,逐步推移界限",巴爾馳說:"這首先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矛盾,但如果衝突升級,全世界都會受影響。德國和歐洲必須將其納入風險考量。"這位中國事務專家並不認為軍事衝突即將發生,但美國已在認真醞釀應對,而歐洲必須意識到可能帶來的後果。

有關後果包括中國可能對德國企業施加經濟壓力。"在政治關係緊張的時候,中國會懲罰對方國家和企業,這方面有許多例子。"因此為"極端情況"未雨綢繆,德國企業應為中國攻台做好應對預案。一旦戰事爆發,同中國的經貿往來很可能嘎然而止,對德國經濟至關重要的台灣產晶片供應也可能中斷。

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董事會主席布魯赫(Christian Bruch)也警告,台海危機激化可能引發的與中國的"經濟戰"將帶來嚴重後果。他認為中國可能將原材料供應作為"武器",使供應鏈癱瘓。他主張歐洲在例如風能、太陽能、網路技術和晶片等領域擴大自己的產能,減小對中國依賴。但即便歐洲企業重新生產上述設備和元件,依然依賴中國的的原料和前期產品。

即便不考慮台海危機,中國業務也已經困難重重。德國聯邦工業協會主席魯斯沃姆指出,德國企業在中國面對"嚴重的不對等和不公平的競爭條件";德國和歐洲企業在中國的營商環境愈發帶有政治負擔,駐華外籍員工的生活條件也明顯惡化。因嚴苛的防疫封控,不少德國企業管理人員今年以來離開了中國。"這些都不利於長期的前景。"

(德新社、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