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漢學權威另一隻眼看現當代中國文學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6年11月26日

波昂大學漢學教授顧彬(Wolfgang Kubin)是德國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尤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介紹和研究方面堪稱權威。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他對中國作協、中國當代文學的問題、中國作家的問題、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以及一些具體作家和作品談了他的看法。歡迎大家對此展開討論。

https://p.dw.com/p/9R8g
「美女作家」之一的衛慧。在顧彬教授眼裡,這些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學,是垃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德國之聲:顧彬教授您好。最近在北京召開了中國作協大會,選出鐵凝擔任主席,這是繼茅盾和巴金之後的第三位中國作協主席。聽說您那時正在中國。您對這件事情是怎麼看的?

顧彬:我那時是在中國。我對這事不太清楚。反正,可以這麼說,所有我認識的中國作家都看不起作協。對我們漢學家來說,作協有一個新的主席無所謂。

德國之聲:那就是說,作協新的主席不需要像以前的茅盾或者巴金那樣一定要是最有名的,或者說聲望最高的人,是嗎?

顧彬:這個作協一點用處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在中國大陸可以問所有的作家,沒有人會主動說到作協,沒有人,一個也沒有。如果是真正的中國作家,他肯定不要入那個作協。如果他入了以後才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的話,他是很有問題的。一般來說,好的作家不可能跟作協保持什麼聯繫。

德國之聲:聽說您最近作了一個報告,關於21世紀中國文學存在的問題。您能不能大體上歸納一下您報告裡的內容,也就是說,中國文學現在這幾年存在哪些問題。

顧彬:我只能提到一些我自己覺得20世紀中國文學存在的問題。比方說,如果我們要分49年以前49年以後的中國作家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49年以前的那些作家,他們的外語都不錯。張愛玲、林語堂、胡適,他們都能夠用外語寫作。有些作家兩種外語都沒問題,比方說魯迅。49年以後基本上你找不到一個會說外語的中國作家。所以他不能夠從另外一個語言系統看自己的作品。另外他根本沒辦法看外文版的作品。他只能看翻譯成中文以後的外國作品。所以中國作家對外國文學的理解和瞭解是非常差的,差得很。49年以前不少作家認為,我們學外語會豐富我們自己的寫作。但是,你問一個(現在的)中國作家為什麼不學外語,他會說,外語只能夠破壞我的母語。我估計是這樣,為什麼49年以後沒有什麼偉大的作家,為什麼這些作家肯定比不上49年以前的作家呢,問題就在這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德國之聲:您認為這是唯一的問題或者是主要的問題嗎?

顧彬:這是最大的問題。中國作家到國外來完全依賴我們漢學家,他們連一句外語也說不出來。完全依賴我們。他們的作品是我們要翻成中文等等。

德國之聲:您對中國最近一些年出的作品是否有一定的瞭解,比如說「狼圖騰」?

顧彬:「狼圖騰」對我們德國人來說是法西斯主義。這本書讓中國丟臉。

德國之聲:還有一些其他作家的作品,比如說所謂的「美女作家」,象棉棉啊,衛慧啊。

顧彬:開玩笑。這不是文學,這是垃圾。

德國之聲:那麼您認為這幾年在中國還有沒有比較象樣一點的文學?

顧彬:在中國詩的方面還有。中國詩歌方面還有一些不錯的,了不起的作家。比方說歐陽江河,西川和翟永明等等。還有很多其他的。這是肯定的。

德國之聲:但是中國現在在討論一個問題。有人說「詩歌已經死了」。您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呢?

顧彬:詩歌怎麼可能死了呢?如果在中國死了,那好吧,讓它在中國死吧,在德國(它)還「活」。如果有一個中國詩人來德國的話,我們給他開朗誦會,肯定會來50個人,100個人,我們肯定會出他們的詩集。中國當代作家在德國,用德文出的詩集多得要命。中國詩歌在德國不可能會死。

德國之聲:現在的中國詩歌,您覺得比80年代的時候,北島,楊煉等,怎麼樣?

顧彬:這個很難比,但是我覺得無論是80還是90年代的詩人,他們都不錯,他們都有他們的視野,有他們自己的語言,等等。我個人當然還是特別喜歡北島他們一批人。但是我比較老,所以我也應該考慮到年輕讀者。年輕讀者可能更喜歡看90年代的代表。比方說王家新,歐陽江河,翟永明等等等等。

德國之聲:現在中國作協推出一個計劃,說是要推出100本中國作品,翻譯成外文,讓中國文學更大步地走向世界。您是怎麼看這個計劃的,它有意義嗎?

顧彬:這個可能對美國有意義,對德國基本上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基本上把中國文學作品已經都翻成德文了。基本上,中國作家,無論是哪一個時代,哪一個作者,肯定有什麼德文版本。所以我們不需要這個幫助。但是美國是很有問題的,他們肯定會需要,因為他們翻譯得比較少。

德國之聲:現在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很多人說,中國在三、四十年後在經濟上可能會取代美國的地位。美國在上個世紀繁榮起來,我們知道,不光是在經濟上,在文藝上,電影啊,流行歌曲啊等等很多方面,都很發達,對世界影響很大。您覺得中國在文學方面也會高度發展起來,符合它的經濟地位嗎?

顧彬:這個要看中國人,因為最看不起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不是我們外國人,是中國人自己。問題就在中國本身,中國人根本不給他們自己的文化和文學什麼地位。

德國之聲:這應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說中國人不給他們的文學以地位?

顧彬:我給你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好嗎?我去年在德國發表了中國二十世紀文學史。中國知識分子,我所有的朋友,也包括作家們在內,聽到我在寫這麼一個文學史,他們說,你別寫,沒有什麼好的東西,都是垃圾。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他們自己看不起自己,或者說,互相看不起。

顧彬:對,你說得非常對,互相看不起。

德國之聲:當初比如說高行健拿了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的反響是負面的比較多。是不是這個意思?您覺得中國還有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嗎?

顧彬:諾貝爾文學獎是次要的。誰寫得不好,誰才能夠獲得。如果誰能夠寫作,一輩子沒有什麼希望。所以這個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垃圾。

德國之聲:如果要您跟中國作家說幾句話,您想說什麼呢?

顧彬:他們先應該好好掌握他們的母語。中國作家大部分的中文非常不好。另外,他們應該先學好,用哪一種方法來寫作。在這個方面,中國作家的問題太大了。但是,也可能最基本的問題是,他們的意識是很有問題的,他們的視野是非常有問題的。好像他們還是卡在一個小房子裡頭,不敢打開他們的眼睛來看世界。所以中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什麼它自己的聲音,從文學來看,沒有。德國到處都有作家,他們代表德國,代表德國人說話。所以我們有一個德國的聲音。但是中國的聲音在哪裡呢?沒有。不存在。中國作家膽子特別小,基本上沒有。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象魯迅這樣的人現在沒有。

顧彬:是,你說得非常對。魯迅原來很有代表性。現在你給我看看有這麼一個中國作家嗎?沒有。

德國之聲:那麼是不是跟中國的環境有關係呢?也就是說,對意識形態的控制。

顧彬:也可能。但是不要老說是外在的條件不允許我。我覺得一個中國作家不應該老是說歷史的條件不允許我這樣或者那樣,我覺得這是開玩笑。因為,如果一個作家是一個真正的作家的話,他不要考慮他將來會碰到什麼困難,他應該跟當時的林語堂和魯迅一樣地說話。

德國之聲:從20世紀到21世紀,您認為中國作家裡有哪幾個可以稱為是偉大的呢?

顧彬:(說)這個太早了。你需要一個至少50年的距離,才能夠回顧,看一看,說誰比較偉大,如果真的有的話。魯迅肯定是偉大的。49年前還有其他的人。49年以後到現在肯定沒有。

德國之聲:北島、高行健也不是?

顧彬:高行健,開玩笑。北島可以考慮,因為他是勇敢的。但是,你別忘了他才50歲。(採訪者:平心)

顧彬簡介

沃爾夫岡.庫賓(Wolfgang Kubin),中文名顧彬,於1945年生於德國Celle市,波昂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Miniama Sinica-中國精神和方向雜誌-亞洲文化雜誌」主編。他研究和翻譯的重點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主要作品和譯著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六卷本的魯迅小說散文集等。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