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德國

德語媒體:徵收電動車關稅 德法意見不一

2024年5月14日

周二美國宣佈,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歐盟是否也會採取跟進措施,目前並無定論。德法兩國在是否應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問題上,意見並不統一。

https://p.dw.com/p/4fqV3
中國製造的「比亞迪」電動車正在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製造的「比亞迪」電動車正在進軍歐洲市場。圖片來源: Lars Penning/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一旦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法國將處於「贏兩次」的有利地位。一方面,這可以打擊不受歡迎的競爭者,另一方面,如果中國採取反制措施,首當其沖的將是德國汽車工業。因為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上佔據巨大份額, 而法國車企的份額則可以忽略不計。這篇題為《汽車領域的貿易戰》的評論寫道:

「中國車企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是否是因為享受了政府補貼以及廉價的原料價格,中國是否希望通過向歐洲市場的傾銷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問題,對這些問題,當然有必要進行調查和討論。不過,曾引起各方廣泛擔憂的歐洲市場上的『中國汽車衝擊波』迄今為止並沒有出現。

義大利經濟學家、前財政部長特裡亞(Giovanni Tria)就此問題發表的評論,顯然是正確的:如果自身競爭力不足,就抬高進口關稅,這完全是發展中國家慣用的工具。歐洲與其提高關稅,倒不如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布魯塞爾的歐盟官僚以及法國籍歐盟內部市場專員佈雷頓想必初衷是好的,但人們不禁要問,中國人為佔據全球電動車市場霸主地位制定長期規劃、為電池產業完善供應鏈以及對原料形成壟斷時,歐盟的政治家去了哪裡?」

2月26日,第一艘比亞迪電動車專用貨輪抵達德國不來梅。
2月26日,第一艘比亞迪電動車專用貨輪抵達德國不來梅。圖片來源: Lars Penning/dpa/picture alliance

評論指出,在是否應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問題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立場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馮德萊恩當年雖然是由德國派遣至布魯塞爾的,但她當選歐盟委員會主席,法國總統馬克宏功不可沒。因此,馮德萊恩在工業政策問題上,會對法國的意願格外關注。在電動車關稅問題上,德法兩國立場相左,一旦馮德萊恩站在法國一邊,那麼,歐盟委員會中,法國就相當於有了兩名代表,而德國則無人代言。」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稱,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雖然有了一些起色,但總體並不容樂觀。

「中國旅遊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的五一長假期間,中國的出遊人數已經明顯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但人均旅遊支出卻明顯減少。迄今為止,政府鼓勵私人消費的努力一直收效甚微。北京也一直沒有出台大規模的提振措施。一些專家認為,只有大幅提高內需,才是持久性刺激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

不過,歐盟企業對中國經濟前景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悲觀情緒。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經濟政策。中國政府正在為本土工業投入巨額資金,以期實現5%的宏偉的經濟增長目標。相比之下,德國經濟預計今年只能增長0.3%。中國政府提供數以億計的補貼,對電動車、光伏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提供補貼,以便使這些產品以極其優惠的價格進入歐洲。中國政府出台的相關措施包括提供補貼、低息貸款以及稅務優惠。由於國內需求低迷,美國又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中國越來越將關注焦點轉向歐洲市場。」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