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河南縣長警告勿「惡意返鄉」 被批過度防疫

2022年1月21日

河南一位縣長佈置防疫工作,要求對從中高風險地區返鄉民眾「先隔離再拘留」,拒絕「惡意返鄉」的影片,近日中國網路上被熱議,遭到官媒和網友的一致炮轟。

https://p.dw.com/p/45tUi
China Provinz Hebei Coronavirus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在疫情此起彼伏之中迎來春節前的人員流動高潮。本來就相當嚴格的防疫措施又被各地官員層次加碼。1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縣長董鴻在一次會議上講話的影片片段被放上網後,掀起激烈討論。

「凡是中高風險地區試圖返回,不講你有沒有疫苗接種證明,不講你有沒有48小時核酸檢測……」,董鴻在會議發言時聲色俱厲地說:「你只要返回,先隔離再拘留。」這位官員在網上遭到大量的批評。

影片發布的當天,董鴻就對媒體回應稱,網傳影片經過剪輯,不完整。他強調當時說的是:「凡是不遵守省市縣疫情防控規定,不聽勸阻,惡意返鄉的,只要返回先隔離再拘留。說這個話的目的,是保證群眾安全。」 他抱怨「不聽勸阻、惡意返鄉」的話被剪調。但這一解釋反而引起更多憤怒的反應。

「惡意上訪,惡意揣測,惡意造謠,惡意說話,惡意呼吸,惡意活著……」;「我出生在這個社會簡直就是惡意投胎啊」; 「一場疫情把中國某些地方官員的能力顯現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聽勸阻,返鄉就拘留?這是那條法律規定的?縣長還振振有辭說剪掉了不聽勸阻惡意返鄉,誰給你理直氣壯的自信?

還有網友用余光中的《鄉愁》裡的名句調侃:「以前的鄉愁,是一張火車票,我在這頭,家鄉在那頭。現在的鄉愁,是先隔離,再拘留。」

防病毒還是防民眾?

輿情之下,多家官方媒體也紛紛對這位縣長的說法提出批評。搜狐網發佈署名評論稱「回家過年的理由只有一種,哪有什麼『惡意返鄉』」;況且「拘留是對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不是一句話說了算」。 第一財經快評也指「惡意返鄉」說法是對法律法規的「惡意曲解」。 《新華每日電訊》:的評論寫道:「無論是返鄉還是留駐,每一個腳步都需要被善待」。

另據媒體報導,在董鴻在講話被披露前的1月17日,鄲城縣拘留了(先隔離再拘留)從上海靜安區返鄉的王某某,認為他從中高風險地區返回,沒有向當地村幹部報備,但是該村民返鄉之時上海靜安區尚未爆發疫情。這說明該縣已經在擅自給防疫規定加碼。

按照周口市目前的規定,對所有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人員落實「14+7」措施,低風險地區來(返)人員,則僅需報備+居家健康檢測等。

China I Coronavirus in Peking
春節和冬奧會將至,中國面臨防疫壓力圖片來源: Andy Wo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去年12月31日曾舉行新聞發布會強調,防疫工作防止層層加碼要做到「六個不」 :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

但看來實際上,在春運開始後,由核酸陰性證明、健康碼綠碼及行程碼構成的出行標準配置,到了一些地方,已不足以作為回鄉的「通行證」。地方官員可能以粗暴手段隨意加碼。

例如有媒體報導,一名哈爾濱居民近日從北京海淀返鄉,儘管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龍江健康碼」綠碼,仍被工作人員勸離,稱否則要強制集中隔離。報導稱此類遭遇不是個例,「過度防疫」現象近期在各地多有發生。

在分析這一現象的背景時,搜狐的評論指出:「事實一再表明,在防疫政策上層層加碼,並不會讓基層官員失去什麼;相反,一旦防疫有了病例,可能就會被問責。面對如此顯著的後果,基層官員當然會傾向於架屋疊床的做加法。……防疫上的嚴防死守,其目標對象,可能就會從『防病毒』滑向『防民眾』。」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