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華為爭議:德國如何站位?

Maximiliane Koschyk
2018年12月22日

中國企業華為引發中、美、加三國外交齟齬。德國政府持謹慎立場。不過,柏林的政治問題專家們一致對北京持批評態度。

https://p.dw.com/p/3AXZX
China Bundespräsident Steinmeier in Beijing
德國政府人士對華疑慮增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Xin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世界該如何應對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政治力量這一問題上,華為目前乃是關鍵。涉及人工智慧和倚賴擴建5G技術通信網路的自駕車這樣的未來技術,情況更其如此。美國、澳洲和新西蘭,分別將華為排除出網路擴建;英國情報機構則不願在與敏感基礎設施相關的領域替該企業的技術作擔保。

德國態度開始轉變

德國人的立場尚未定奪。原本,有關5G頻率的競標程序,2019年年初便該啟動。然而,主管機構聯邦訊息安全局迄今不願確定相關安全標準。不過一段時間來,聯邦政府內至少有部分人士的相關意識有所增加。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有關華為是否滿足必要的安全標準,目前正在審議,"只有在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才會允許使用外國技術"。

然而,專家們指出,為此,必須要求華為表現透明。中國問題研究中心(MERICS)主任彭軻(Frank Pieke)表示,"我們必須強制華為讓我們能獲得所有必要的訊息","如果他們不這麼做,那他們就做不成交易"。

德國政府人士疑慮增加標誌著迄今對華政策的改變。設址柏林的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的貝納(Thorsten Benner)指出,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之一是,多年裡關於"貿易導致轉變"的設想未能實現。貝納在新近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寫道:"聯邦政府現在視中國是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競爭者",而這個競爭對手"致力於獲得人工智慧領域的統領地位"。

一段時間來,"一帶一路"這樣的中國項目在德國和歐洲引起狐疑。然而,歐洲尚無一致立場。即使在中國的人權問題上,歐洲成員國之間也早就不再一致,更談不上在涉及安全的技術上有共同戰略了。

歐洲聯合干擾動議組織(JEDI)發言人洛澤克魯格-彼得裡(Andre Loesekrug-Pietri)指出,在這一問題上,必須立即行動起來。該組織聽上去像是個星際大戰粉絲俱樂部,其實卻是以美國五角大樓屬下的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ARPA)為榜樣建立的一個機構。

洛澤克魯格-彼得裡強調,有關5G的討論所涉及的早已不僅是進步和富裕問題,"技術成果對我們的民主制度將日益重要"。

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專家貝納確信,儘管歐盟還在為找到共同立場而傷透腦筋,但美中兩國間的持續衝突至少有助於推進柏林內部的討論:"在德國,我們很可能會很快面臨一場有關中國的公開討論"。然而,就作出重要決策而言,或許已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