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言論自由與新冠疫情有何關係?

文山
2020年2月27日

起始於中國湖北省的新冠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内迅速擴散。而至少在疫情早期,中國當局曾經試圖遮蓋訊息,並打壓相應的言論。中國言論自由空間的限縮,到底對此次疫情起到了怎樣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https://p.dw.com/p/3YWOA
China Wuhan Jinyintan Hospital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Chinatopix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美國知名漢學家、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看來,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能擴散到如此程度,"與中國長期以來面臨的言論自由問題有著很大的關聯"。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因言論自由受限而遭到大災難已經發生過多次,包括50年代末的大躍進以及2003年的SARS疫情。"今年面對新冠疫情,中國當局(打壓言論)的做法雖然沒有像2003年時那般惡劣,但是在最初一段時間,地方當局也確實讓李文亮醫生這樣的基層專業人員閉嘴。這是因為,在中共的體制下,每一級官僚都不願意冒著仕途受挫的風險報告自己的管轄區內出現了麻煩。所以,地方官員不願披露(疫情)訊息,實在是人的自然反應。"

李文亮醫生曾經在疫情的最早期通過微信告知其同學,稱其供職的武漢中心醫院收治了一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懷疑是受到了一種類似SARS的冠狀病毒感染。但是,短短兩天後,他就因這條在同學聊天群組中的發言而遭到了武漢警方的訓誡,這條消息還被包括央視在內的中國主流官媒作為"辟謠"而廣為傳播,強調"武漢並沒有發生SARS"。一個月後,李文亮醫生本人也因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不幸去世,引發了全國民眾對當局打壓言論自由的不滿情緒。

China Wuhan Augenarzt  Li Wenliang gestorben
2月7日凌晨,李文亮醫生在武漢中心醫院去世圖片來源: AFP

衛健委專家:湖北某領導在說謊

2月26日,中國《財經》雜誌也刊發了一篇對中國衛健委專家的專訪。這名專家不願具名,但是同意媒體點明他曾作為衛健委第二批專家組成員在一月中旬考察武漢疫情的身份。他說,衛健委專家組在武漢時,已經高度懷疑這種新型疾病能夠"人傳人",但是苦於無法獲得 "醫務人員被感染"這一重要證據。他還說,專家組其實一直聽到有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消息,但是武漢方面始終堅稱沒有此類情況,"醫護人員的感染區我們也沒看到,誰知道他們在哪。這麼大的院區,我們怎麼去找呢?"

而根據幾星期後的媒體報導,1月中旬已經有遭感染的醫生被確診。這名衛健委專家指責武漢方面當時不告知實情,"從現在真實的情況看來,他在說謊。"他還透露,1月中旬,武漢市衛健委發布疫情消息時,只提到了41個確診病例,卻隻字不提"數量更大的疑似病例"。這名專家還表示,湖北省衛健委的"某位已經被免職領導"當時曾經在會議上詰問專家組"你們是不是懷疑我瞞報啊?"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衛健委匿名專家還強調,如果1月11日能夠如實把疑似病例數量也公佈出來,公眾的警惕性就會更高。

對此,美國漢學家林培瑞認為,中國官僚體制中的這種瞞報現象並非是習近平或者其他某個個人一手造成的,而是一個體制性問題。"如果這個體制能夠容納更多的言論自由空間,李文亮醫生的警告就能傳播地更遠,官員的瞞報現象也不至於如此嚴重,獲得更多訊息的民眾就能更早地採取行動,從而減緩疫情擴散。" 他還駁斥了過早公佈疫情可能引發民眾恐慌的觀點:"在一個訊息能夠真正自由流動的社會中,民眾總是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不會輕易恐慌;況且,警惕提高得越早,之後疫情防控得就越好。就算遲早要出現恐慌,我寧可早點出現小的恐慌,而不是晚點出現大的恐慌。"

李文亮醫生在去世一星期前接受中國媒體《財新》採訪時也強調,"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公開信"敦請中國政府吸取李文亮事件教訓"

法國賽爾奇‧蓬多瓦茲大學華人教授、社會學家張倫也對德國之聲表示,這場正在釀成全球危機的疫情,與近年來中國言論自由權利遭受的打壓、習近平上台後大權獨攬要求各級幹部向他看齊的做法有著重大聯繫。"這不再僅僅是中國自己的言論自由權利問題,而是影響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安危。"

張倫、林培瑞,以及另一名美國知名漢學家黎安友幾天前就中國的言論自由受打壓問題發起了一場公開信聯署行動。這封收件人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的信件指出,"言論自由的喪失導致中國預警機制廢棄,令新冠病毒如入無人之境,肆意荼毒生靈,造成極其慘烈的次生災害。"信件還提到了近期中國各地警方拘捕包括許志永在內的多名知名維權人士,"並敦請中國政府及您吸取李文亮事件教訓,立即予以糾正,釋放許志永、丁家喜、戴振亞、張忠順、李英俊等無辜公民,並永遠杜絕此等惡劣事件,把言論自由還給中國人民。"目前,這份公開信已經獲得了百餘名國際學者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