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北京不會採取新的刺激經濟政策

Ashutosh Pandey
2019年7月16日

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6.2%, 為1992年以來最低。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師王滔認為,這一數據並不糟糕。

https://p.dw.com/p/3M8tw
Schweiz Zürich Großbank UB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eystone/E. Leanza

德國之聲: 中國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降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您為什麼認為中國會努力刺激經濟發展?

王滔:中國經濟增長第二季度環比放緩至6.2%。我認為,首先,沒有超出預料;其次,如果考慮到外部影響和國內的疲軟,這一增長還是很好的。

我不會籠統說'這是幾十年來最遭的',因為同30年前或者25年前相比,中國當時的經濟總量比現在小得多,經濟發展的階段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13兆美元的經濟體在以6.2%的速度增長,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三分之一。因此,我不會將它描繪成一個微小的故事。

德國之聲:只是同美國的貿易爭端或者還有其它因素?

王滔:同去年相比,貿易緊張關係以及由此而來的出口放緩值得一提,同貿易戰有關的不確定因素也傷害投資和商業氛圍。此外,過去12個月裡,中國國內汽車市場放慢明顯,房地產市場以及汽車融資都在降溫。這些是國內市場因素。但總體而言,貿易戰以及由此產生的不確定性是其中最大的因素。

China Schanghai Fahnen USA und China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Eisele

德國之聲:許多人認為,中國政府今年3月宣佈的包括減稅在內的刺激政策,並沒有發揮作用。您怎麼看?

王滔:如果刺激的目標在於穩定經濟是件好事。經濟將穩定增長。中國國內今年的增長目標是6%至6.5%。到目前為止,前半年的增長為6.3%。我們預期今後半年的增長將繼續微降,但可穩定在6.2%。

從德國和歐洲的角度看,中國的刺激政策對世界其他地區沒有多大影響,因為減稅面對國內,旨在提振消費。同以往不同,這次刺激政策沒有促進房地產市場繁榮。

德國之聲:您認為中國還會繼續出台刺激政策嗎?

王滔:刺激政策還有更多的空間。中國還有更多的財政調配以及貨幣政策的空間。但我想,目前中國政府不會採取新的更大的刺激政策,前提是,貿易戰不繼續升級。他們會微調現行政策,保持今年經濟發展的穩定。經濟增長維持在6%以上就夠了。為此不必採取更多手段。我的意思是,他們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但這也意味著連帶出來的負面後果,比如,負債率升高。這不是人們希望的。

德國之聲:繼續刺激經濟會提高負債率。這是讓中國三思而後行的原因嗎?

王滔:中國長期性經濟增長會放慢,因為中國同25年前相比發展的旺盛期已過,加上人口的老年化。因此長期看,潛在的增長率目前大約為6%,今後幾年內會降到5%。假如繼續刺激經濟,這意味著,支持那些生產力不夠高的領域,必然提高負債水準,並使之無法持續性發展。這將打亂金融市場的穩定,而這一局面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

Symbolbild USA China Handel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德國之聲:您對中國今年下半年的經濟發展有著怎樣的預期?

王滔: 我們估計它將穩定在6.1%,同目前相比微降,因為5月以來關稅升高,對整個下半年有負面影響。政府將繼續採取放寬措施,同外部的下行壓力持平,商界的氛圍、投資熱情以及消費都會受到影響。這些因素加起來,我們估計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1%,而全年的經濟增長率則為6.2%。

德國之聲:中國有哪些積極的跡象?

王滔:從目前的數據看,一些數據讓人意想不到,工業生產、零售、汽車銷售以及住房投資。並不是說,它們是持續性的。我認為積極的一點是,除汽車領域外,中國消費者沒有受到很大影響。而即便外部的壓力很大,中國的勞工市場也依舊顯現抵抗能力,雖然失業率略有升高,但比預計要低。這也是消費未受影響的原因之一。

另外積極的一點並未表現在數據裡:雖然外部影響以及持續的貿易戰談判,中國政府繼續選擇開放國內市場的政策,為企業減稅,並使私人公司更容易得到貸款。我想,這一切將有助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

德國之聲:這些新出爐的數據對美中貿易談判意味著什麼?中國的地位就此削弱了還是得到增強?

王滔:我想,沒有人會用一個月的數據作為貿易談判的重要支撐。總體而言,美中貿易戰讓中國受到當頭的棒喝。因為中美貿易中,中國是順差的一方,因此中方更依賴出口,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就大於美方。這是現實。出於這個原因,中國需要刺激經濟,維護國內經濟穩定發展。他們也正在這樣做。我不認為,剛剛出爐的新數據會改變他們的做法。

 

王滔是瑞銀(UBS)中國首席經濟師。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